当前位置: 滚动 >

每日热议!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载荷专家进驻空间站,为啥可以戴眼镜?

来源:硬核熊猫说 发表日期:2023-05-31 12:06:39

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这次把一名载荷专家:桂海潮,送上了空间站。

在大部分人眼里,航天员身材出众,体能极好,而且大部分都是专业飞行员出身,但是


(资料图片)

桂海潮却打破大部分人的印象,他不仅不是专业飞行员出身而且带着眼镜,一副温文儒雅的形象,可以说和大家印象中的航天员“形象”不太一样。

因此很多人都很好奇,载荷专家是干嘛的?

桂海潮又是如何被选拔上的,他去空间站主要干嘛的?其实他的作用非常大,专业性甚至不比航天员差。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载荷专家。

什么是载荷专家呢?一般来说,航天员分两种,一种是负责驾驶航天器的驾驶航天员,另一种是负责进行航天科研试验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再简单点说,这些载荷专家上天就是负责太空实验的操作员。

说是操作员,但这些载荷还价大都具有专业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操作实验机器嘛,我们的航天员也可以啊。像我国的前两批航天员,虽然是飞行员出身,大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比如曾担任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指令长的聂海胜,就是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既然航天驾驶员的软硬件素质这么优秀,那么我们干嘛要把科学家们送入太空呢?

聂海胜

虽然我们的航天在学历上还不错,但他们最初的目标,更多的是作为专业的航天驾驶员来培养的,也就是往职业航天员的方向,单论科研方面的专业能力,职业航天员肯定是比不过地面的科研人员。

而且,当空间站建成以后,天宫空间站的作用就不再不单单是为了提升我国航天的国际地位,或者进行飞行试验,而是开始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那就是科研。

早在2018年,我国就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起来,面向各国发布了合作的邀约,邀请各国加入到天宫空间站建成后的科学研究中。

2019年,天宫空间站的科研项目的第一批入选结果公布,其中包括了航天医学、航天技术、微重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基础物理等共9个科学领域。

这些都是专业的科学研究领域,不管是在地面时科研机柜的制作,还是后续空间站上的实验操作,也需要专业对口的科学家来参与。

并且,我国天宫空间站在基本组建完成之后,空间站上的科研机柜数量已经达到了23个,与美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机柜数量相当。

数量众多的科研机柜,专业性强的科研项目,即便能培训职业航天员来进行机台操作,但始终不如专业对口的科学家,也就是载荷专家来现场操作,能够大大提升科研的进度和效果。

所以载荷专家对于未来我国航天科研事业来说,其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不过载荷专家虽然重要,但并非中国首创,西方国家早在80多年前就已经培养出来,并且成功送上太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全球就出现了第一位载荷专家,那是前苏联在1964年时,第一次让一名航天设计师作为载荷专家,搭乘“上升1号”飞船上天, 负责对太空飞船的实际飞行效果进行考察,甚至方便以后更新换代。这种现场的观察实验,比在地面上的实验室中计算出来的数据,会更加真实客观。

上升1号

苏联快人一步,那作为老对头的老美自然也不愿落于人后,于是在1972年,美国也第一次将一名载荷专家送上太空,比起苏联的单单在太空进行轨道飞行的试验,老美做的还更加夸张,这次他们是将一名地质学家乘坐阿波罗17号一起登陆月球,专门对月球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换句话说,整个阿波罗计划期间,美国不仅从月球上采集到了大量的月壤回来研究,甚至还直接将地质学家送上月球进行实地考察。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地质科学家来说,都是一份难以估量的成就。

不过在那时,载荷专家想进入太空都得通过乘坐火箭进入太空,对身体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在一个新的航天器被研制出来后,有越来越多的载荷专家成为航天员,进入太空,而这个航天器就是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

相比于往常的火箭搭乘,载人航天飞机对于搭乘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降低了很多,于是NASA开始大量选拔载荷专家参与太空飞行,也一度创造了诸多记录。

比如在1991年,NASA的第一位女性载荷专家,米莉修斯富尔福德医生,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执行的STS-40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任务是米莉与另外两名女性宇航员共同执行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任务。整个任务进行了9天,让美国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医学数据。

还比如在1994年,日本的第一位女性宇航员,同时也是以心血管外科医生的身份作为有效载荷专家,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进行了为期将近15天的轨道飞行任务,并在航天飞机上进行了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科学实验,一度创造了最长的女性太空飞行记录。

向井千秋

可以说,让身体素质一般的载荷专家能够频繁进入太空的,就是航天飞机的兴起,不过这还不是最厉害的,1998年时,时年77岁的载荷专家约翰格林,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前后在太空待了9天,总共进行了动植物观测、药物提纯以及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观测对象进行人体医学等实验,创造了人类太空飞行最大的年龄记录。不管是实验数据,还是本身大龄载荷专家荣誉,都足以让人铭记。

不过随着后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事故后,美国开始陆续将航天飞机进行退役,直到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退役后,载荷专家想入太空就没这么方便了。

那这是不是代表载荷专家的落寞呢?并不是,因为又有另外一个契机出现,它就是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开始发射首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仓开始,国际空间站用了10来年终于组装成功,并在2010年组件完成,次年开始运营。

在国际空间站上,也迎来了载荷专家的到访,并且展开了多项科学研究,获得了很多成果,虽然说空间站上的科研项目不一定都需要载荷专家的亲自操作,但都离不开他们的技术支持。

截止到2020年,国际空间站上已经进行了3000次左右的科学实验,包括基础物理学、生物医学研究、地球观测等项目,

那既然载荷专家这么重要,为啥我们一开始培养载荷专家去执行太空任务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当时条件还不够。这就得说到我国航天员的选拔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正式成立了载人航天工程,由于成立的时间是1992的9月21日,所以又名921工程。

既然是载人航天工程,肯定要选拔出优秀的航天员。1998年,我国从1500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了14名成为航天员,大家有没有想象过,为啥一定要从飞行员中选拔出来呢?

首先你得有非常优秀的身体素质,比如能够抗住超过8倍的重力加速度,换个词就是能够在承受现在你身体8倍重量的情况下,人还可以清醒的操作机器和交流,这就足以劝退一般人了。而顶级的飞行员拥有早在平时训练时,就已经经历过这种考验了。

其次你得需要有飞行经验,来操作航天器。而飞机的仪表盘与飞行器的仪表接近,再次培训的难度更低。

最后操作这么重要的航天机器,必须要有足够的忠诚度,飞行员本身就是军人出身,忠诚度足够有保证。

除此之外,航天员还得需要掌握在零重力环境下工作、生存的能力,还有在回到地球后,需要有野外求生的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在这些方面,飞行员不管是在个人素质还是经验,都比一般人更优秀,所以我国一开始选择的是飞行员中选拔,但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做为一名航天员,特别是第一个上天的航天员,有生命危险。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出来时,嘴角有血迹的故事,当时

当时由于飞船刚落地时的巨大冲击力,飞船在二次落地时,导致杨利伟的嘴角被麦克风撞破后出了血,为了不影响中国航天院的形象,特地用首套擦拭,抹药后才出的舱。

但其实,如果只是这一下并不算什么危险,可怕的是在飞机刚起飞时,因为火箭高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将逃逸塔抛掉,但是在抛掉后,发动机与火箭箭体却产生共振,直接导致身在船内的杨利伟感受到了持续了几十秒地强烈共振,有多强烈呢?

杨利伟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描述这种感觉就像五脏六腑都要碎了一样,是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情况,其实就是当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都是尝试,从一片空白到将第一次将航天员送上天,这一切的都是需要从无到有进行验证的,但这也代表了人类每一步的探索,都需要承受不可知的风险。

所以不论是执行力还是心理素质,身为飞行员的中国军人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所以在2009年时,第二批的航天员选拔也是从众多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了7名航天员,其中包括了刘洋和王亚平两名女性航天员。

这也为我国的航天员选拔定下了基调,此后,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航天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

先是2005年发射了神州6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同时送两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神州7号又实现三人同时在轨飞行。

2011年,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并实现了与神八神九神十等飞船的多次交会对接。

2016年,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输入预定轨道。

然后就是以天河核心舱为主的,问天梦天实验舱为辅的中国空间站正式组建完毕,可以说在之前的中国航天发展中,都是以探索,试验为主,需要中国航天员亲自前往太空,进行对航天器的操作、维护等等措施,而当中国天宫空间站组建完毕后,中国空间探索的发展又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就是收获阶段,也就是是培养更多的载荷专家上空间站做科研了。

那么我们的载荷专家团队培养的如何呢?

其实,早在空间站组建之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培养载荷专家了。

2020年年底,距离天和核心舱发射还有5个月左右,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而且与前面两批都是从飞行员选拔中不同,此次总共选拔18名航天员,其中7名是航天驾驶员,7名飞行工程师,剩下的4名就是载荷专家,这次乘坐神州十六号去空间站的桂海潮就是这4名载荷专家中的一员。

桂海潮

当然除了第三批外,我们航天员第四批选拔也在2022年10月2日启动了,第四批预计会选拔12名-14名航天员,其中包括2名载荷专家。

虽说是载荷专家,但也是航天员,所以对于他们的选拔也有一定的要求,除了本专业的科研要能力求外,还有对年龄,身高的要求。比如年龄在30-45岁之间,男航天员身高在162-175,女航天员160-175、

同时还需要经过近三年的专业训练,比如体能、身体素质、无重力适应等训练,但同比当初从初代的航天员选拔,要求已经低了很多,像桂海鹏将会带着眼镜上天,要知到,当初选拔职业航天驾驶员别说近视了,连鼻炎、明显外在伤疤都不让上天等苛刻要求来说,已经是非常宽松了。

那这是不是说我们普通人也有机会进入空间站了?其实也是有机会的,如果无法作为载荷专家进入空间站,我们也能作为游客、记者、教师的身份进入空间站,这可不是我在瞎吹啊,杨利伟曾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普通人进入空间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需求问题,如果中国的商业航天也开始起步,普通人进入空间站参观也不会是妄想了。

当然这个是题外话了,我国之所以对载荷专家的选拔越来越放松,有一方面是我国确实需要更多的专业科学家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但更多的是我国航天已经通过了前期的摸索,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底气,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人也参与的航天事业的建设中。

中国航天发展又到 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2030年,将中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届时中国的载荷专家也有机会亲临月球了,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