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南大荒”变成“大油仓”
辽一井井口。本报记者查金辉摄
本报记者孙大卫
【资料图】
7月的盘锦景色宜人,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中穿插着成片的红色“磕头机”,形成了一幅色彩艳丽、动静结合的美丽画卷。
然而,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依然是“潮汐涨落,蒲苇扬花,雁去鹤归,草莱未垦”的辽宁“南大荒”。
1955年,一个地质勘探队的出现,打破这片芦苇荡的平静。几拨队员在这里辛勤工作近十年,终在1964年2月,于东风农场黄金带屯确定了辽河平原上第一口探井的准确位置,让辽河平原的油气勘探从普通勘探进入寻找油气田的新阶段,拉开了整个辽河油田的创业序幕。这口探井被命名为“辽一井”。
“其实,历史上很多人来过这里找油。当时技术比较先进的日本人、美国人都来过,但都没有找到。那时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是贫油国,没有可开采的石油。”讲起当初的故事,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机关党总支书记王兴岩十分感慨。
外国人没做到的事情,中国人自己做到了。1964年初,大庆石油会战刚刚结束,全国都沉浸在石油实现自给的喜悦中,人们也更加坚定了辽河平原也有石油的信念。当时地质部第二普查大队3207钻井队的百余名队员顶着严寒,靠着人拉肩扛运来生产物资,用了近5个月时间,在“荒原”上竖起了第一座钻塔。又经过了7个月的钻探,1965年2月15日完钻,打出了井深2720.48米的辽一井。
“那会石油勘探工作还处于保密状态,‘南大荒’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弄出这么大动静,周围的老百姓从没见过这阵势,就七嘴八舌地猜想着,这地下肯定有宝贝了。”王兴岩笑着说。
但群众的好奇心并没有马上得到满足。因为辽一井是一口勘探井,也是参数井,没有产过一滴油、一方气,但它却建立了完整的中新生界地层剖面,证实了辽河平原东部凹陷南部地区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具备开采油气的条件。
在辽一井数据的支撑下,当年7月,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便在“辽一井”西面的大平房地区成功钻探了“辽二井”,并喜获工业油气流。此后,相继在下辽河地区又打了11口探井。至此,黄金带屯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油黄金带。
从1970年辽河油田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到1986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三大油田,再到2022年的连续37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辽河油田已累计为国家贡献了原油5亿多吨、天然气900多亿立方。
“作为辽河油田第一口参数井,辽一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辽一井兼职讲解员才源介绍,从2003年起,辽河油田不断加强辽一井保护管理工作,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进行了5次大规模维修改造。辽一井也被先后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石油精神教育基地。
辽一井作为辽河油田的起源井,不仅打开了下辽河平原石油宝藏的大门,而且凝结了辽河油田创业者战天斗地、为油奉献的壮志豪情。2010年,辽一井“铸就辉煌”主题浮雕墙正式落成,全长30米、高6.7米。代表石油工人、知识分子、采油女工的三个人物浮雕居于中间,一座主体形如火炬的13米高纪念塔立于浮雕前面,仿佛在坚定诉说辽河油田人的创业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辽宁,诸多城市因业而建、因业而兴,那些刻在城市基因中的工业密码、创业精神,是所有辽宁人的宝贵财富。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